近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的“鲁班匠心”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再次来到杭州市富阳区春建乡春建村,为该村的蟠山垄茶山骑行道二期规划设计方案做补充调研和实地测绘。
自2022年以来,城建学院师生始终围绕乡村振兴,以“文旅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现实课题,盘点春建村转型发展茶旅产业的基础设施现状,为该村提出更加宜居、优居的规划建议,把专业育人与共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眼里有山水,心中有村民
春建村的蟠山垄茶山,山势陡峭,曲折的地势有着起伏错落之美,却也给当地茶农上山养护、采摘及运输茶叶带来极大不便。城建学院师生经过实地调查后,提出了一个改进办法:优化原有山路的路线,提升其功能属性,改建一条兼顾生产与旅游观光的骑行道,既能便捷茶农出行,也能助推茶旅经济发展。
6月12日,由城建学院教师李中培、姚欣宇、刘可带领的“鲁班匠心”项目团队,带着前期规划设计方案向春建村村委会作了汇报,得到了村委会干部的认可和方案优化委托。7月2日和3日,团队依托暑期社会实践再次进驻春建村,着手完善蟠山垄茶山骑行道二期规划设计方案。
“我们利用无人机测绘技术对蟠山垄茶山做了较详细的实地测绘,拿到了第一手的地形地貌数据。”团队成员、建工2211班学生崔文杰介绍,骑行道的优化设计要兼顾生产和旅游的需要,“这次实践对大家的测绘技术、规划设计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在茶山的哪一处设计停车场能更方便生产运输、游客往来,休息亭、露营基地、观景台放在山上哪个位置更合理、美观,如果要组织骑行寻宝、骑行音乐节、骑行服装秀等活动,需要增加哪些相应的基础设施……李中培、姚欣宇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道“附加题”,并带着他们走访春建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听村党委书记、村民代表介绍春建村的文化特色、民风民俗和经济发展规划。
“茶山骑行道的优化方案不能只解决基础设施的技术问题,我们的方案最终是要为村民的当下以及未来更美好的生活服务的。”市政2303班学生方奕说,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让她更加理解了市政专业的价值及意义所在,“想要做好乡村道路规划方案,一定要眼里有山水,心中有村民”。
乡村新基建,育人大课堂
李中培是城建学院市政专业青年骨干教师、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成员。2022年,他带着十几名学生,用3个多月的时间,为春建乡所辖6个村的桥梁、村道做了一次“体检”:春建村桥梁铺装层磨损严重,局部开裂;下俞村部分桥梁护栏局部缺失、伸缩缝破损;铁坎村永安桥主体结构需要加固;春建溪骑行绿道存在失修和方向指引性较弱等问题……在李中培的带领下,学生们共梳理出乡村市政基础设施短板问题10余条,并提出了“桥、溪、廊、路”一体规划的综合提升方案。
在将乡村基建现实问题作为研究案例引入“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等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李中培所在的创新团队还把解决问题的方案转变成省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赛道的参赛作品,不断深化专创融合、课赛融通的实践育人改革。团队负责人姚欣宇说:“让学生看到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尝试提出解题思路,可以更好地破除课堂与社会之间的边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智慧建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力量,城建学院这支教师创新团队围绕乡村共富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开发农房改造施工图绘制、村道提升施工图绘制、村道给排水设施整治、村道景观绿化施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举办“村村都有工程师”村社干部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研发“美丽乡村建筑管理”“乡村工程识图与构造”等定制课程,为推进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十周年,城建学院院长金波表示,学院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不断深化“智慧建造”高水平专业群育人实践和乡村共富实践,切实服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浙江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