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杭州乡村振兴学院

杭州市农文旅融合休闲农业示范点

发布时间:2022-03-03

2021年,我市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居为形、农耕文化为魂,积极拓展农业多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依托农业和乡村的特色资源,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和“休闲农业+”,打造了一批多功能拓展、多业态集聚、多场景应用的乡村休闲精品项目,强化了典型引领作用。

经筛选,现公布全市农旅融合休闲农业示范优秀案例9个,分别为余杭区绿景堂产业融合发展园、临平区丁山河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西湖区兰里研学营地、临安太阳特色农业强镇、富阳黑山顶农旅融合农业园、萧山微笑的梅子庄园、桐庐芦茨村慢生活体验区、建德市大慈岩“荷美”休闲小镇、淳安县枫树岭镇抹茶庄园。

杭州市农旅融合休闲农业示范优秀案例

一、余杭区绿景堂产业融合发展园

绿景堂产业融合发展园位于余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占地约6000亩。示范园遵循自然农法,通过探索“农业+N”的产业深度融合新机制,打造成集生态农业、科技智慧、健康养生、自然教育、高端服务提供等“多业态复合”型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引领和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经过13年的生态修复和重建,现已建设成为农业及休闲旅游产业链完整、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生态庄园。余杭绿景堂 2021年共吸引5万人次游客入园体验,农产品销售收入超350万元。吸纳了当地村民近50人务工就业,累计为村集集体经济增加近千万元的收入。

绿景堂产业融合发展园
△杭州绿景堂产业融合发展园

二、临平区丁山河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临平区丁山河村是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省级农家乐集聚村、省级美丽河湖所在地、浙江大学文旅产业发展硕博教研实践基地等。丁山河村依托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美化村庄环境、完善服务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形成了较好的规模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丁山河村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塘栖枇杷的原产地之一,将枇杷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以采摘游形式把游客请进来,将枇杷卖出去。同时挖掘本地特色美食,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吸引游客吃、住、娱、购,促进农民增收。

丁山河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丁山河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三、西湖区兰里研学营地

西湖区兰里研学营地依托景区的自然和农业资源,通过“农业+教育+文化+旅游”的方式,打造兰里研学营地项目,是集教育、学习、休闲为主题的综合性研学和营地教育基地,项目分为室内“兰里田园学校”和室外“向往农庄”两个核心部分,其中“兰里田园学校”配套设施齐全,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可同时满足1200名学生的学习需求、300人的用餐需求和500人的住宿需求。“向往农庄”占地150余亩,是研学户外活动配套场地,建有滚滚草坪、一米菜园、时光玻璃屋、耕读农园等项目。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发展。

杭州市兰里研学营地
△杭州市兰里研学营地

四、临安区太阳特色农业强镇

临安区太阳镇通过创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坚持农旅融合发展,从粗放型向美丽集约型升级。建成了龙虾垂钓园、水果采摘园、美食体验区等农旅融合点12个,并将太阳米生产基地、白茶园、农产品展示展销园等串点成线,开发了现实版“开心农场”“小院有田”“太阳公社精品线”等网红地,提高了太阳农旅知名度。项目建设已吸引投资800余万元,2021年通过农旅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100余万元。

杭州市太阳特色农业强镇
△杭州市太阳特色农业强镇

五、富阳区黑山顶农旅融合农业园

黑山顶农旅融合农业园位于富阳区新登镇上旺村,占地面积103亩。园区坚持以种植粮油作物为主,通过改种油菜和红高粱,打造粮油结合的农业景观,春天盛开油菜花,秋天丰收红高粱,实现粮油扩面增产的同时吸引游客近80万人,有效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园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受到了中央、省、市、区各级媒体关注和宣传,成功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量持续增长。

杭州市富阳区黑山顶农旅融合农业园
△杭州市富阳区黑山顶农旅融合农业园

六、萧山区微笑的梅子庄园

杭州建长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微笑的梅子庄园”位于萧山区进化镇,自2016年起,依托基地的吉山梅园,每年举办“吉山梅花节”主题赏梅活动,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前来驻足游玩,农业园区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同时也为周边农户和商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21年,基地营业收入约2050万元,接待人次达11.5万人次。基地被评为浙江省百大“最美赏花胜地”和百大“最美田园”,同时“吉山梅花节”也是杭州市“十佳乡村振兴文化贡献项目”之一。

杭州市萧山微笑的梅子庄园
△杭州市萧山微笑的梅子庄园

(来源:杭州市乡村产业与市场信息处、杭州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杭州乡村振兴学院转载报道)

实践教学点考察联系电话15924199055(培训部滕老师)

Copyright@ 杭州乡村振兴学院 浙ICP备09020157号-6 浙公网安备 33018302000443号